中国艺考教育的引航者 在线报名联系我们网站地图
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的视听语言分析有哪些?

2020-03-25
来源:中影人教育

  《舌尖上的中国》作为我国原汁原味的国产纪录片,被很多人所熟知,所以在编导艺考上也既有很大可能成为考题,所以作为编导生也一定会视听语言分析!那么,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的视听语言分析有哪些?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
 QQ截图20200325094633.jpg

  一、“色香味俱全”的解说词

  其实,每一季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的每一集,解说词的作用都极其重要,而解说词又是一个很典型的纪录片角度,再加上李立宏老师“色香味俱全”的解说,在你的《风味人间》评论中,你当真不提一下这个角度吗?

  二、叙事视角很突出

  从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到《风味人间》,陈晓卿的作品一直秉持着平民化的叙事视角。那些最普通的寻常百姓,他们在美食背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付出,深深感染着亿万观众。

  三、音乐在纪录片中的运用

  音乐的作用往往是写意的,抒情的。所以,电影的音乐往往不可少,而讲究写实的纪录片,音乐可以完全没有。

  但是,在纪录片越来越重视讲故事,越来越讲究好看好听的当下,无论是表达主题,诠释风格,还是塑造人物,音乐对于纪录片也越来越不可或缺。

  更何况,《风味人间》的作曲,还是完成过150多个项目的大名鼎鼎的作曲家阿鲲(代表作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原创配乐、电视剧《红高粱》主题曲《九儿》)。建议大家去听听啊。

  四、景别-特写岂能不谈

  那些隔着屏幕依然让人垂涎的美食,几乎都是通过特写呈现。如此风格化的舌尖,导致每次看到各种美食节目或者综艺节目里做饭的情节,都觉得:看,又是模仿《舌尖》了

  综上所述,关于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的视听语言分析就为大家说到这里,希望这些内容能对编导新生有很大的帮助!如还有其它编导方面的问题,可继续关注本站了解更多!

  说明: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(QQ:1624823112),谢谢。

  说明: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(QQ:1624823112),谢谢!

  • 提高班

    开班时间:滚动开班

    课程特点:该课程主要针对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员,学习周期一个月即240个课时,授课主要讲授专业提升遇到的难题。

  • 冲刺班

    开班时间:滚动开班

    课程特点:该班型开设在校考前,针对往期学习中的系统课程查漏补缺,并对2025年的考试押题,模拟测试等。

  • 无忧班

    开班时间:滚动开班

    课程特点:基础班+提高班+冲刺班三合一班型,系统学习专业知识,确保基础扎实和提高专业能力,冲刺名校更加有保障。

  • 精品小课

    开班时间:在校期间

    课程特点:专业一对一,面对面,采用个性化教学,针对学员个人学习中遇到的难题,系统化讲解。

  • 提高班

    开班时间:滚动开班

    课程特点:该课程主要针对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员,学习周期一个月即240个课时,授课主要讲授专业提升遇到的难题。

  • 冲刺班

    开班时间:滚动开班

    课程特点:该班型开设在校考前,针对往期学习中的系统课程查漏补缺,并对2025年的考试押题,模拟测试等。

  • 无忧班

    开班时间:滚动开班

    课程特点:基础班+提高班+冲刺班三合一班型,系统学习专业知识,确保基础扎实和提高专业能力,冲刺名校更加有保障。

  • 精品小课

    开班时间:在校期间

    课程特点:专业一对一,老师面对面,采用个性化教学,针对学员个人学习中遇到的难题,系统化讲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