播音练声的五个练习阶段是什么?


播音练声是一项系统而细致的训练过程,旨在通过科学的练习方法,提升播音主持人在发声、共鸣、吐字、用气等方面的综合能力。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五个循序渐进的练习阶段,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练习方法。以下是关于播音练声的五个练习阶段的详细解析。
第一阶段:气息练习
气息是播音发声的基础,良好的气息控制是发声清晰、持久、有力的关键。在这一阶段,主要进行深吸慢呼的气息控制延长练习。
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:首先学会蓄气,排除废气后,通过鼻子和舌尖的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吸气,使气息饱满并沉入丹田。然后,慢慢放松胸肋,使气息像细水长流般均匀呼出,控制时间越长越好。这一练习可以通过数数、数枣、数葫芦等方式进行,旨在提升气息的稳定性和持久性。
托气断音练习:在气息练习的基础上,加入声音的断音练习。通过双手插腰或护腹,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额咽处冲出同时发声,练习声音的弹性和控制力。这种练习可以包括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、哈工哈、嘿厚等音节,锻炼气息的灵活性和爆发力。
第二阶段:气、声、字综合练习
在掌握了基本的气息控制后,第二阶段进入气、声、字的综合练习。这一阶段旨在将气息、声音和字词结合起来,提升表达的清晰度与韵律感。
气为音服务,音为腔服务,腔为字服务:这是气、声、字练习的核心原则。气息为音调服务,音调为腔调服务,腔调则为字词服务。在练习时,应关注字音的清晰度,确保声音的圆润度,通过“以字行腔”的方法,逐步提高嗓音的清晰度和韵律感。
具体练习方法:可以选取一些诗词或短句,结合气息与声音技巧,进行逐字逐句的吟诵与表达。通过汉语拼音的方法将字头、字腹、字尾放大并清晰发音,同时练习唇齿牙舌喉的灵活性。
第三阶段:吟诗、吟唱练习
吟诗、吟唱练习是播音练声中非常重要的环节,它有助于提升嗓音的韵律感和音乐感,同时深化对汉语语音美的理解。
吟诗练习:通常选取各戏曲行当的定场诗进行训练。定场诗是角色初登场时的自我介绍,旨在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。因此,其声调需适中偏高,韵律感极强。例如,《击鼓骂曹》中祢衡的定场诗,“口似悬河语似流,全凭舌尖压诸侯”,展现了其雄心壮志与卓越口才。
吟唱练习:吟唱则更具挑战性,它融合了念白与吟诵的元素,同时兼具歌唱的韵律感。例如,《宇宙锋》中的赵艳容通过半吟半唱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悲痛。这种练习对于提升嗓音的弹性和韵律感具有显著效果。
第四阶段:弧形气声练习
弧形气声练习是播音练声中一项独特的训练方式,它模仿舞蹈中的弹跳动作和体育中的掷铅球动作,通过气息和声音的推出形成一条抛物线,然后拉回,再重新推出。
练习目的:这一阶段的训练旨在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气息,提升朗诵和演讲的效果。通过模拟弧形运动,可以有效地锻炼和调整呼吸,使声音更加饱满、有力。
具体练习:如武生、老生、花脸、丑角、青衣等不同角色的发声练习,要求运好气、托好字、控制好气息和音量,选出最佳音色。
第五阶段:爬音阶及高难音练习
在掌握了基础的气息、发声和吐字技巧后,最后阶段进入爬音阶及高难音的练习。这一阶段旨在挑战发声的极限,提升发声的技巧和表现力。
高难音练习:如“嘎调”、“翻高”、“高腔”等演唱中不可缺少的高难音。在练习时,要注意方法和位置,避免过度用力或不当的发声方式导致嗓音受损。
注意事项:练习高难音时,应循序渐进,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去摸索和探求。同时,要注意保护嗓音,避免过度练习导致声带疲劳或损伤。
综上所述,播音练声的五个练习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、逐步提升的过程。通过科学的练习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努力,可以显著提升播音主持人在发声、共鸣、吐字、用气等方面的综合能力。
说明: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(QQ:1624823112),谢谢!


-
提高班
开班时间:滚动开班
课程特点:该课程主要针对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员,学习周期一个月即240个课时,授课主要讲授专业提升遇到的难题。
-
冲刺班
开班时间:滚动开班
课程特点:该班型开设在校考前,针对往期学习中的系统课程查漏补缺,并对2025年的考试押题,模拟测试等。
-
无忧班
开班时间:滚动开班
课程特点:基础班+提高班+冲刺班三合一班型,系统学习专业知识,确保基础扎实和提高专业能力,冲刺名校更加有保障。
-
精品小课
开班时间:在校期间
课程特点:专业一对一,面对面,采用个性化教学,针对学员个人学习中遇到的难题,系统化讲解。
-
提高班
开班时间:滚动开班
课程特点:该课程主要针对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员,学习周期一个月即240个课时,授课主要讲授专业提升遇到的难题。
-
冲刺班
开班时间:滚动开班
课程特点:该班型开设在校考前,针对往期学习中的系统课程查漏补缺,并对2025年的考试押题,模拟测试等。
-
无忧班
开班时间:滚动开班
课程特点:基础班+提高班+冲刺班三合一班型,系统学习专业知识,确保基础扎实和提高专业能力,冲刺名校更加有保障。
-
精品小课
开班时间:在校期间
课程特点:专业一对一,老师面对面,采用个性化教学,针对学员个人学习中遇到的难题,系统化讲解。

